烟台市流程再造、放管服改革分列全省第一、第二

2020/7/2 13:30:37   来源:中国山东网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7月2日讯 (记者 卢伟霞) 2日上午,烟台市“改革攻坚进行时”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于向明通报全市“放管服”改革和流程再造有关工作推进情况。

  去年以来,烟台市按照中央和省关于深化“放管服” 和流程再造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决策部署,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对标全国营商环境先进城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全力推进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全省评估、评价中,烟台市流程再造改革在全省列第一名,“放管服”改革列第二名。

  于向明介绍,今年,深化“放管服”和流程再造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被列入市改革攻坚行动之一,整体工作按照“1+3+5+N”的体系展开。

  “1”就是打造“掌上办事之城”。烟台市在全省率先开发运行“烟台一手通” APP,运用信息化手段再造政务服务移动应用业务流程,将“烟台一手通”客户端建成全市政务服务移动应用“总门户”,实现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事项“掌上查”“掌上看”“掌上问”“掌上办”“掌上评”。 目前,“烟台一手通”APP已经推出亮证服务事项18项,集成开具社保证明、跨省异地医疗、公积金提取等秒批秒办事项16项,接入覆盖教育培训、卫生健康、交通出行等领域的244个高频应用事项,接入1300多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还针对市民生活需求共推出婚姻生育、房产置业、生活缴费、公共安全等热点服务事项55项。

  “3”就是实施减证便民、强化数据支撑、推动机关工作流程再造三大举措,为打造“掌上办事之城”提供强有力支撑。实施减证便民,主要是实施“取消一批、替代一批、查证一批、承诺一批”“四个一批”的减证便民行动,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取消;凡是能以电子证明代替纸质证明的一律替代;凡是能通过部门核查的一律查证;凡是符合告知承诺制规定的一律告知承诺办理。目前,市级设定的证明事项已经全部取消,实现了20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的“无证明办事”,其中“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作法,被司法部专门刊发推广。强化数据支撑,主要是通过数据的“大汇聚”“全打通”“深应用”, 实行统一的政务云服务管理,建立资源申请、审核、迁移、调整全流程管理体系,建设“全市政务一朵云”; 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加快推进各级、各部门业务系统接入电子政务外网,编织“全市政务一张网”;开展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出入口向统一平台集中,关停市县不需保留的系统,打造“全市政务一平台”。目前,市政务云平台已承载市直38个部门(单位)的428个业务系统,16个县市区的137个业务系统,实现了政务云服务能力市、县两级全覆盖。政务外网覆盖用户6000多个,形成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全市一张网”服务支撑能力。推动机关工作流程再造,主要是以科学化为导向,再造决策谋划流程;以扁平化为导向,再造内部运行流程;以协同化为导向,再造部门配合流程,以规范化为导向,再造职能优化流程;以长效化为导向,再造督导问效流程;以精准化为导向,再造考核评价流程。

  “5”就是聚焦涉企审批、为民服务、城市管理、项目落地、自贸区建设五个领域,进行全领域、全流程、全环节的流程重塑再造。围绕五大领域的50个具体任务,通过建立“极简审批”“一证准营”“容缺审批”“承诺即准”“数据支撑”“每事必接”“能放尽放”“科学决策”“监管评价”9项再造措施,构建服务最优、成本最低、百姓满意的政务服务流程,力争年内实现行政认可事项、办事环节、提交材料、办理时限在去年的基础上压减50%。

  “N”就是围绕群众眼里的“一件事”进行主题事项再造,打造“一件事一条链”服务流程,实现从“单件事”向“整件事”迭代,变“纵向型多链条串链审批”为“扁平化同步并联审批”。今年,烟台市确定了70个流程再造主题事项,列入“三重”工作。上半年已经完成了事业单位法人注销、智慧招生、 失业登记等39个主题事项再造。智慧招生,实现招生、转学办理由原来家长携带各种材料的“现场审核+人工安排学校”,升级为“在线申请、在线审核、在线安排学校”,申报材料由7-8份减至0份,资料审核时间由原来的每件10分钟缩减到网上秒办。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快处机制,仅需10分钟左右就可撤离现场,群众在现场等待以及在交警队、保险公司和修理厂之间奔波时间可节省三分之二以上,目前通过快处快赔系统处理的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占总量的80%以上。医疗保障,实现经办服务“六统一”,申办材料整体精简30%以上,办理时限整体缩短50%以上,办理环节压缩50%以上。

编辑:卢伟霞    责任编辑:温伟伟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