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举办立法听证会 停车难怎么治听听市民怎么说

2018/11/28 10:02:16   来源:水母网    

  中心城区停车位缺口达17万个,而近年全市汽车保有量以每年10%以上的增长率飞速增加,没有科学对策停车只会越来越难。

  昨日,烟台举行《烟台市停车场建设和停车管理规定(草案)》立法听证会,邀请市民代表及相关政府部门分管负责人,围绕烟台停车场规划和配套建设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增加停车场数量和停车泊位、专用停车场能否有条件向社会开放等问题发表意见。据悉,这是烟台首次举行立法听证会,聚焦的就是停车场建设和停车管理问题,足见烟台对停车难问题的重视。

  举行立法听证会烟台尚属首次

  昨天上午9点半,在东方海天酒店,8位市民听证代表人和6位相关部门分管负责人准时出现在《烟台市停车场建设和停车管理规定(草案)》立法听证会发言席上,此外还有部分市民及媒体代表列席旁听。

  根据市法制办此前发布的听证公告,本次听证会主要聚焦讨论六个方面的问题:烟台停车场规划和配套建设存在的问题;如何扩大停车场规模,有效增加停车场数量和停车泊位;专用停车场能否有条件向社会开放,实施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合理设置道路临时停车泊位,如何加强对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的管理;对于驾驶人不缴纳停车费的行为,可以采取何种手段,能否对车辆采取限制措施;如何合理确定烟台停车收费标准。

  “这是烟台首次举行立法听证会,因为停车这个问题涉及广大车主的切身利益,市民关注度高,采取立法听证这一形式,是烟台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有力尝试,有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平衡各方利益诉求,从而提高立法质量。”市法制办副主任刘立新表示,在此之前《烟台市停车场建设和停车管理规定》已经经历了初稿、部门讨论通稿、专家论证等数次讨论。

  车位错时共享操作还需细化

  “这个《规定》就是要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其中提到的错时共享停车,我认为应该鼓励,比如机关事业单位白天停车多,但晚上下班就空出来很多车位,这时居民可以到这样的单位去错时共享。”针对专用停车场能否有条件向社会开放的问题,市民代表宋华西发言表示。

  也有市民代表指出,车位错时共享想法很好,但还需细化具体操作。“《规定》当中提到的错时共享车位是个好事,但是怎么去共享?谁去做这个事?共享车位涉及到收费、管理等方面,还需在《规定》当中细化,或在以后的细则当中详细规定。”市民代表葛显光表示。

  对此,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赵忠民表示,这其实是停车泊位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也是造成当前停车问题特别突出非常重要的原因。停车难是城市综合病的重点问题之一,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普遍存在,在烟台中心城区表现的尤为突出,芝罘区停车泊位缺口达接近17万。“这就是我们各位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无处停车的根本原因,其中有历史原因。芝罘区是老城区,在原有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停车泊位配比很低,这也正常,80年代想配车位也没车停。”赵忠民介绍,但是从2000年以来,烟台的机动车快速增长,从2010年以来都是10%以上的增加,截止到目前,全市每年的汽车增量大概在20万辆左右。

  路边停车可缓解但不应该优先

  “解决停车难问题,道路泊位是一个方案,但是不应该优先,道路泊位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应该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地下停车、立体停车,尽量不要占用道路资源,因为道路资源是有限的。”市民代表王峰表示。对此,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赵忠民也表示,道路停车本身应作为一种补充,配建为主,目前烟台的道路停车泊位在总停车位中占比较大,道路上停车泊位的大量设置,影响了道路的通行。但是,当前的道路停车需求在老旧城区是刚需,光硬性的罚、扣解决不了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一步步解决。

  停车问题涉及到每一个交通参与者,部分车辆使用者也有不规范、不文明的停车行为。王峰对此指出,《规定》涉及到了停车场的建设者、经营者、监管者的法律责任,但对停车者的法律责任规定的比较少。“草案送审稿当中,列了很多停车者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但如果他做了不该做的事应该怎么去处理,这个方面涉及的比较少。”王峰发言时提到。

  “这次听证会解答了我们在具体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疑问,比如关于停车场收费分类不明问题,但也有一些问题还需要更详细的规定,以便指导我们具体执法。”旁听听证会的蓬莱停车办相关负责人刘善强表示。(记者 任雪娜)

编辑:郭婉莹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