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选科数据出炉 “老文科综合”组合受青睐

2018/11/13 10:59:00   来源:水母网    

  如今,首批进入新高考改革的2017级高中生已经完成选科,开始了走班。那么,山东省2017级学生选科情况如何?哪些组合选择的比例最高?哪些组合选择的人数最少?11月9日,在山东大学举办的第十四届全国重点中学校长论坛上,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披露了相关数据,并进行了解读。

  山东省2017级(首届新高考学生)选科组合统计情况如下:选科占比最高的是地理:67.86%,之后依次是:生物57.83%,化学49.79%,历史49.65%,物理39.52%,政治35.34%。选择纯文科(政史地)的考生占比16.70%,占比第一,已经超过了选择纯理科(物化生占比13.11%)的考生。而以往传统的文理科对比大约是1:2的关系。

  “老文综”组合人气最高

  2017年秋季新高考改革启动后,山东高考不再按照传统分文理科,而是全国统考语数外三科,另外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选出3科来参加等级考试,并计入高考成绩。

  2017级以前,我省高考采取“3+X”模式,“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X”指的是政治历史地理,或者物理化学生物。数学也分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

  新高考放开选择权之后,“6选3”一共有20种组合。官方数据显示,20种组合中,选择最多的组合竟然是“老文科综合”,即政治、历史、地理。2017级的547031名学生中,一共89067人选考,占比16.7%。排在第二的则是“老理科综合”,即物理、化学和生物,全省共69919人选择,占比13.11%。排名第三的是历史、地理和生物,共59944人选择,占比11.24%。选择人数最少的组合是政治、历史和物理,全省共4219人选择,占比仅为0.79%。

  单科选考最多的是地理

  官方透露的数据显示,2017级全省学生总数为547031人,已经选科的学生为533405人。其中,选考人数最多的科目是地理,全省选考人数为361975人,占比67.86%;其次是生物,全省选考人数为308442人,占比57.83%;排名第三的是化学,共265607人选择,占比49.79%;历史排名第四,264861人选择,占比49.61%。之前各方高度关注的物理科目,全省共210815人选考,占比39.52%。

  而根据今年5月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的《关于公布2020年拟在山东招生普通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的公告》,2020年拟在山东省招生的高校中,46.61%的本科专业对物理科目提出了“选考要求”。选考物理将会拥有更多的专业选择。张志勇介绍说,山东推动出台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这个文件就明确了报某些专业,必须选考相关课程。有些专业如果不选考物理就不能报考。

  理工类专业录取机会更多

  选择纯文科(政史地)的考生占比16.70%,已经明显超过了选择纯理科(物化生)的考生。改革前考生大多都是选择理科,而且理工类大约是文史类的两倍,但是从新高考改革后的第一届考生选科组合数据来看,纯文科已经逆袭超越了纯理科,成为山东考生首选的第一组合。

  张志勇说,学生的选考科目必须与高校提出的专业选考要求相匹配,“高校专业选考要求,是促使学生选科选考的重要依据。”张志勇说,很多人以为选择文科就会好考,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做了连续三年的分专业招生计划统计,每年的理工招生计划占比60%。”张志勇表示,高校每年在山东投放的理工类专业计划数量最多,学生的录取机会远远高于非理工类专业。

  以2018年为例,各高校在山东省投放理工类、文史类本科计划分别为165543个、46800个,而理工类、文史类报考考生分别为272820人、144600人,报考理工类、文史类考生的本科录取率分别为60.7%、32.4%。

  “文科录取最低控制线比理科高出70分,报考文史类的考生上本科高校的难度远远高于报考理工类的考生。”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理工类毕业生需求保持高位并持续增加。根据2017年度《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人才需求最多的是理工类专业,2017年山东省高校理工类本科专业平均就业率比其他本科专业高8.44个百分点,就业优势更为明显。(记者 李京兰)

编辑:郭婉莹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