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纳入规划“大盘子”

2016/3/7 10:44:46   来源:烟台日报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热点话题也被众人关注。这其中,通道项目再次被提及,引起公众热议。昨日,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黄金集团顾问穆范敏再次提交《关于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议》。“已经第8次提了,目前项目有了一些明显进展,已列入国家《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和山东省‘十三五’发展规划。”穆范敏说。

  一条通道连起两个半岛

  从烟台到大连,直径106公里,开车只需一小时,但因为海峡阻挡,需要绕道山海关,全程2000多公里。而如今,一条跨海通道,有望连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使这一横亘多年的“天堑”变“通途”。

  “一旦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项目能够实现,东三省入关或者其他区域进入东三省,完全可以直接取道旅顺。而建设跨海通道,可以由C型绕行变为I型直达。届时,将形成纵贯我国南北,从黑龙江到海南十省一市的东部交通大动脉。”据穆范敏介绍,开通于2007年的渤海海峡“烟大”航线,是连接华东地区和东北三省的水运要道,但受风浪影响,每年有1个多月的时间不能通航。跨海通道建成之后,由烟台前往海上丝绸之路另一节点城市大连的时间,将由以往乘船的7小时左右缩短到2小时。东北至山东和长三角的运距,将比原绕道沈山、京山、京沪、胶新、陇海线等缩短1600公里,东三省、山东、苏沪浙、广东、海南、广西等10个省区市直接受益。

  在穆范敏看来,建设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对于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促进环渤海和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烟台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环境,对于更好融入环渤海经济圈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列入环渤海合作发展纲要

  穆范敏透露,“目前,该项目已列入国家《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和山东省‘十三五’发展规划,为项目下步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他介绍,从国家到省乃至烟台市都高度重视,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为加快项目进程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对于跨海通道的推进历程,穆范敏每一个重大节点都历历在目。从国家层面来说,国家发改委2008年召开了研究座谈会,交通部2010年还到烟台进行现场调研、资料搜集并召开座谈会,2012年编制完成《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总报告》。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召集交通运输部规划司、铁路总公司计统部、山东及辽宁省发展改革委、烟台及大连市政府等在京召开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座谈会,研究如何加快启动前期研究工作,标志着该项目进入一个新阶段;12月21日,国家发改委再次召开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座谈会,讨论通道项目决策风险和项目组织机制等两个研究成果,并研讨下一步工作。

  作为最直接的受益方之一,烟台市也极为重视跨海通道的建设。2013年9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学院在烟台召开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讨会后,烟台市结合实际,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证,并向上级部门提出实际建议。

  年可减少碳排放800余万吨

  建设这样一条大通道,到底值不值?穆范敏认为,不管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还是从当前与长远的比对,建设跨海通道都是可行而且必须的。

  据专家分析,预计到2030年跨渤海海峡潜在货运流量将达到1.7亿吨、客运流量在4000万人左右。穆范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项目建成以后,仅以年通过3万辆汽车保守测算,直接收取的道路通行费,即高达130亿元,若加上各种管线收费、土地增值、旅游开发、节约燃油与材料等,综合社会效益则会成倍增加。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回报并非仅限于此,它的回报将是综合的、多方面的、社会性的。”穆范敏说,跨海通道建成后,年可节约燃油100余万吨,减少碳排放800余万吨。

  穆范敏认为,建设跨海通道,从国家技术层面,已经相对成熟,资金来源可参照国内外已有大型跨海工程经验,多渠道进行融资。2008年竣工的杭州湾大桥建设总投资140多亿元,全部由民间投资,没有花国家财政一分钱。而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完全可以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PPP(政府与民间合作)等多元投融资模式运作。

  “现在关键是要加快推进筹备速度。”在此次提交的建议中,穆范敏也提出,应尽快成立组织协调机构。在国家已经组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协调小组和研究小组的基础上,建议国家成立由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铁路总公司)等部委,山东、辽宁省等地方政府等单位组成的领导小组,统筹做好该工程的前期研究和组织协调工作,并尽快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抓紧组织实施。特派记者 高少帅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温伟伟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